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教育 > 高中語文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1對1體驗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勸學》

2019-02-14 18:05:35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勸學》!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寒假也要接近尾聲啦,大家是不是得要珍惜這幾天啦,是不是要痛玩一場?還是學習吧,下面是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勸學》寒假剩余不多了,好好珍惜!

 

 

 

想要了解背誦復習的相關資料,請點擊加入【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 ,并直接向管理員“小康康”索!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會不定期免費發(fā)放學習資料,高中以及高考政策等相關消息,請持題目,續(xù)關注!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勸學》(一)


  【復習要點】


  1.走近作者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時人尊稱他為“荀卿”。他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較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其政治思想主張,禮法兼治,強調(diào)尚賢使能。主張“性本惡”和強調(diào)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孟子強調(diào)“性本善”)


  2.了解背景 荀子從人性惡的觀點出發(fā),說明人的知識、道德不是先天賦予的,而是后天經(jīng)過學習、教育,逐步培養(yǎng)的。只有懂得了禮義,人性才能改變。因此,他特別強調(diào)后天的學習,把學習作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寫《勸學》就是為了勉勵人們學習“積善成德”,成為君子。


  【思考探究】


  幽思探究,彰顯智慧火花


  1. 先進段先進句話包含哪兩方面的意思?


  2.“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這四個比喻中為什么要強調(diào)“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3.荀子主張“學不可以已”,這個“學”當然指“學習”,但是他到底“勸”人們學習什么?


  4.《勸學》是古代作品,為什么至今還有生命力?


  溫馨提示:本文有一些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語句,頗為后人傳誦。如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青出于藍”,就是從“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演變而來的,用來比喻后來居上;“鍥而不舍”比喻堅持不懈;“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比喻只要勤勉不息,再大的困難也能夠克服。這些都是督促人們不斷上進的有益格言。


  【整體感知,聚焦要點】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觀點鮮明,層次清晰,課文所選共四段,內(nèi)容解說如下:


  第1段, 提出中心論點。


  第2段, 闡明學習的重要意義。分三層連用比喻,證明學習的重要意義。


  第3段, 闡明學習的重要作用。這一段運用比喻,從三個側(cè)面證明只要善于學習,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結(jié)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第4段, 闡明學習應持的方法和態(tài)度。這一段也分三層,論述學習必須不斷積累、堅持不懈、專心致志。


  【知識檢測】


  (一)語基檢測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輿馬(yú)


  B.蛟龍(jiāo) 跬步(kuǐ) 騏驥(jì) 爪牙(zhǎo)


  C.鏤金(lóu) 弩馬(nǔ) 生非異(xìng) 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鍥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參省乎己(xǐng)


  2.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B.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C.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D.君子生非異也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輮使之然也(彎曲) 其曲中規(guī)(合乎) 礪(磨刀石)


  B.假舟楫(借助、利用) 聲非加疾(快) 勸學(勉勵,鼓勵)


  C.絕江河(渡) 駑馬十駕(劣馬) 生非異也(通“性”,資質(zhì)、稟賦)


  D.金石可鏤(雕刻) 圣心備焉(完備) 風雨興焉(起)


  4.選出與“筋骨之強”中的“強”意義相同的一項 ( )


  A. 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 B.學未有達,強以為知


  C.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 D.人強馬壯


  5.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點的詞用法不同于它三項的是:( )


  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 D.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6.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C.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7.找出與“蚯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 微斯人,吾誰與歸 B.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D.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8.下列句子中加點介詞“于”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①青取于藍,而青于藍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國也


 、芮劣诮瓰I ⑤頒白不負于戴于道路矣 ⑥冉有、季路見于孔子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②④⑥


  9.名句名篇默寫


  (1)故木受繩則直, ,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吾嘗終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3)故不積跬步, ;不積小流, 。


  (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 。


  (二)閱讀檢測


  課內(nèi)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0-12題。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利:對……有利


  B.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一:專一


  11.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無過矣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12.下面對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選文啟發(fā)我們,說理并不排除生動性,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比喻論證。


  B.從所選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講的“學”,不僅指學習各種文化知識,還包括加強思想品德修養(yǎng)。


  C.從所選文段還可以看出,荀子認為,對“學”來講,人的先天條件是決定因素,同樣需要后天的努力。


  D.選文段說理的突出特點是以喻代議,寓議于喻。


  13.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延伸閱讀


  (一)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14-16題。


  甲文: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①,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牘。②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為芷,其漸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動。端:微言;蠕,微動;意思是說極細微的言行。


 、谇轄,小的禽獸。古人相見,常拿小禽獸作為禮物。


  14.句中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其漸之滫(漸漸) B.形乎動靜(體現(xiàn))


  C. 教使之然而(這樣) D.不臨深谷(靠近)


  15.乙文畫線句含義正確的一項是: ( )


  A.喻人本性無善無惡,惟在教育與學習,論證學習與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惡無常,惟在學習,論證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


  D.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義,強調(diào)學習環(huán)境與內(nèi)容的重要。


  16.給甲文畫線的句子加標點,并將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2) 譯文: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題。


  送徐無黨南歸序


  歐陽修


  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于腐壞澌盡泯滅而已。而眾人之中,有圣賢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間,而獨異于草木鳥獸眾人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也。其所以為圣賢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見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無所不獲;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見于言者,則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見于言可也。自《詩》《書》《史記》所傳,其人豈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見于言,亦可也?鬃拥茏,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語者矣。若顏回者,在陋巷曲肱饑臥而已,其群居則默然終日如愚人。然自當時群弟子皆推尊之,以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歲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況于言乎?


  予讀班固《藝文志》,唐《四庫書目》,見其所列,自三代、秦漢以來,著書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猶三四十篇;其人不可勝數(shù);而散亡磨滅,百不一二存焉。予竊悲其人,文章麗矣,言語工矣,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方其用心與力之勞,亦何異眾人之汲汲營營?而忽焉以死者,雖有遲有速,而卒與三者同歸于泯滅。夫言之不可恃也蓋如此。今之學者,莫不慕古圣賢之不朽,而勤一世以盡心于文字間者,皆可悲也。


  東陽徐生①,少從予學為文章,稍稍見稱于人。既去,而與群士試于禮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辭日進,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氣而勉其思也,故于其歸,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為文辭者,亦因以自警焉。


  【注釋】①東陽徐生:即徐無黨,歐陽修的孩子。


  1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所以為圣賢者 所以:……的原因


  B.今之學者 學者:讀書人


  C.稍稍見稱于人 稍稍:稍微


  D.如水涌而山出 山出:從山間涌出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鳥獸之為物 B.而為死則同


  施之于事 則又有能有不能也


  C.雖死而不朽 D.忽焉以死者


  能不朽而存也 三者同歸于泯滅


  19.下列各項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用大量篇幅論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之所以不朽,并將“修之于身”放在較高位置,“見之于言”放在第三,明顯流露出了重道輕文的思想。


  B.本文第三段認為立言“卒與三者同歸于泯滅”,于此可見,文章難工,傳世尤其不易,這是自古以來文章之士的悲哀,作者借此警示徐無黨,同時以自警。


  C.文章通過比較法層層篩選,一步一步推出中心,首先則拿“施事”與“見言”比較,再拿“施事”、“見言”與“修身”比較,從而突出修身為首要之道。


  D.本文題旨深刻,表達顯露,憤語遍布全篇,憤憤之氣溢于筆端,但是對孩子徐無黨卻是愛深言切,循循善誘,諄諄教誨,充分體現(xiàn)了歐陽修的宗師風范。


  20.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一歸于腐壞澌盡泯滅而已。


  譯文:


  (2)其群居則默然終日如愚人。


  譯文:


  (3)亦何異眾人之汲汲營營?


  譯文:


  (三)師曠論學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21.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⑴安有人臣而戲其君乎?


  答:


 、评隙脤W,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答:


  22.師曠關于人生少年、壯年、老年學習意義的論述,用荀子《勸學》中的原話說就是 ,這則短文啟示人們: 。


  (三)語言運用


  23.閱讀下面一則寓言,寫出寓意。


  螃蟹、貓頭鷹和蝙蝠都去上“去惡習研修班”。數(shù)年過后,它們都順利畢業(yè),并獲得博士學位。不過,螃蟹仍橫行,貓頭鷹仍白天睡覺晚上活動,蝙蝠仍倒懸。


  24.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shù)恼Z句,組成一組排比句。


  生活中,我們需要崇高。有了它,我們就會擺脫平庸和空虛,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這種認識,你就會發(fā)現(xiàn)崇高就在你的身邊:它可能是一座山,讓你感受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首交響樂,讓你領悟激越;_________________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個人,讓你理解偉大和純粹。


  25.閱讀下面的文字,分別針對顯示器、鼠標、鍵盤、主機的話,從積極的角度各寫一句話進行勸說。要求語言得體,有說服力。


  某君出差在外,家里的電腦滿腹牢騷。首先嘆息的是顯示器:“哎,瞧我多可憐,天天被那個人盯著看。”鼠標一聽不樂意了,說:“看算什么?我還天天被人攥在手里挪來挪去呢!”鍵盤接過話茬,委屈地說:“他天天都打我。”這時,機箱開口說話了:“哥幾個都別說了,你們哪有我慘,天天被人按肚臍眼……”


  對顯示器:


  對鼠標:


  對鍵盤:


  對主機:


  【資料鏈接】


  思路花語,歷覽中華文明


  1. 古代的“勸學詩”


  (1)勸其立志的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詩中強調(diào)立志、自強,對我們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啟迪和借鑒意義。)


  (2)勉勵刻苦勤學的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代顏真卿 《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代劉過《書院》)


  是說勤奮讀書如農(nóng)夫種地,幾分耕耘,幾分收獲。


  (3)勸勉惜時的


  “青春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古樂府”詩《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東晉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金縷衣》)


  (4)勸其講究學習方法的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強調(diào)讀書切戒慌忙,貴“涵泳”。(宋代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甲慵翰粚W,既學患不行。”(韓愈《勸學詩》)


  (5)體會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提出治學的四個重要方面:多讀、深思、虛心、躬行。)


  2. 精品閱讀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①。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飛不完也,所系者然也②。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基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面臨百刃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③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④,與之具黑。蘭槐⑤之根是⑥為芷,其漸⑦之⑧滫⑨,君子不近,庶人不服⑩。其質(zhì)非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11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勸學》)


  注釋:①苕:蘆葦?shù)乃。②所系者然也:系的處所使它這樣。③蓬:草名。④涅:黑泥。⑤蘭槐:香草名。⑥是:指示代詞,復指根。⑦漸:侵。⑧之:指芷。⑨滫:臭水。⑩服:佩戴。11游:有目的的旅行。


  譯文:南方有一種鳥,名叫蒙鳩,用羽毛構(gòu)筑自己的窩巢,再用毛發(fā)將它紡織起來,系掛在蘆葦?shù)哪蹢l上。一遇風吹,蘆葦?shù)哪蹢l折斷,蒙鳩的窩巢也就掉在地上,結(jié)果巢里的鳥蛋北打破,幼鳥被摔死。這并不是蒙鳩的窩巢構(gòu)筑得不完好,而是由于它所系結(jié)得東西太脆弱所造成得。西方有一種樹木,名叫射干,樹莖只有四寸長,可它生長在高山上面,就能俯臨萬丈深淵。這并不是在高山上面射干得樹莖就能夠長得長些,而是它所生長的地勢使它如此的。蓬草生長在麻叢當中,不許要扶植就長得挺直;潔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會邊的跟黑泥一樣黑。香草蘭槐的根叫作芷,芷雖香,如果將它浸泡在臭水當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這并不是芷的本質(zhì)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緣故,因此,君子定居時一定要選擇好地方,外出旅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結(jié)伴,這樣就能夠防止自己受邪惡乖僻之人的影響,而逐漸接近“禮”“仁”之道。


  溫馨提示:走近荀子,聆聽哲人的教誨,如沐春風,如飲甘霖;走近荀子,感悟哲人的思想,茅塞頓開,柳暗花明;走近荀子,你便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你便堅定了“活到老,學到老”終生學習的決心。


  《勸學》中的“而”的用法


  《勸學》這篇文章一共用了16個“而”,現(xiàn)將“而”的用法逐一歸類。


  “而”的用法主要有七種:


  先進種:連詞,表并列關系。


  例句:(1)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蟹六跪而二螯


  第二種:連詞,表遞進關系。


  例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第三種:連詞,表轉(zhuǎn)折關系。


  例句:(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2)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3)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4)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第四種:連詞,表因果關系。


  例句: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第五種:連詞,表承接關系。


  例句:登高而招


  第六種:連詞,表修飾關系。


  例句:(1)吾嘗終日而思矣 (2)吾嘗跂而望矣 (3)順風而呼


  第七種:連詞,表假設關系。


  例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而”的七種用法,從根本上說,是“而”前“而”后動詞關系的確定,動詞的關系決定了“而”的用法,要了解“而”的用法,就是理解動作的關系,這一點至關重要。


  說著容易做著難,在具體的辨析過程中,動作關系十分不好把握。需要進一步分析“而”前后的句子或者詞語之間的關系方能準確的判斷。“而”的用法有幾種容易混淆,現(xiàn)在做進一步的分析。


  難點辨析一:承接關系與修飾關系


  承接關系表示的是動作的先后順序,而修飾關系表示的動作的修飾關系。要想辨析好這兩個詞語的區(qū)別,得區(qū)分好“而”前后的兩個動作的關系,如果其前的動作和后面的動作沒有明顯的先后關系,就要考慮前邊的動作是否是后面動作發(fā)生的狀態(tài),這樣就是“而”的修飾關系。


  例如: “吾嘗跂而望矣”中“跂”的意思是 “提起腳后跟”,這是一個動作,要區(qū)分好“而”前后的動作的關系,才能辨析“而”的用法是表示什么關系。作者“望”的動作與“跂”的動作是同時進行的。但是,“跂”是表示“望”的狀態(tài),作者并不是提了腳后跟之后就望了,而是用“提著腳后跟”這個狀態(tài)伴隨作者望的動作,因而這里的“而”是表示修飾關系,而不是承接關系。


  難點辨析二:并列關系與遞進關系


  “而”前后的兩個動作沒有主次之分,則為并列關系,但是“而”前后的動作表示的是認知事物的由表及里,由外及內(nèi),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那么“而”前后的關系則是遞進關系,例如,“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智慧明達與行動沒有過錯是沒有先后之分,沒有主次之分,它所涉及的是品質(zhì)與評價的問題,沒有明顯的語義的遞進,而是一種并列關系。


  再舉一個例子,“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這個句子涉及到兩個動作“學習”和“反省”,“學習”是一個前提條件,是一個基礎,“反省”則是在前者基礎上進行的動作,是對前一個動作的引申,是對學習成果的回顧與加深,因此這個“而”表示的遞進關系而不是并列關系。


  關于“而”的用法,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需要在具體的文言文語言環(huán)境中分析,只要我們遇到這些問題深入思考,不斷琢磨,一切問題都不是什么問題,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勸學》(二)


  復習目標 1.梳理文言知識;2.了解內(nèi)容特點;3.積累惜時名句;4.提高閱讀能力。重點難點 重點1.文言知識的歸納整理; 2.課文內(nèi)容的記憶默寫; 難點1.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設喻方法; 2.閱讀課外文言語段的能力。教學環(huán)節(jié) 孩子復習活動的過程與內(nèi)容(按環(huán)節(jié)設計閱讀、自測、討論、訓練、反饋等內(nèi)容)【精要點撥】 【課前知識自測】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1.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輮”同“煣”,用火烤使木彎曲)2.知明而行無過(“知”同“智”,智慧)3.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資質(zhì),天賦)4.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有”同“又”,更,再;“暴”同“曝” pù,曬干)二、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注意詞類活用 1.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3.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作狀,向上、向下)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泳)5.其曲中規(guī)(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高:形作名,高處) 7.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走得快) 8.故木受繩則直(直:形容詞作動詞,變直) 9.金就礪則利(利:形容詞作動詞,變鋒利) 10.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善:形容詞用作名詞,善事) 11.用心一也(一:數(shù)詞用作形容詞,專一)三、文言常用虛詞“而” 和“ 焉”的用法歸納1.而: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遞進關系,并且)   ②蟹六跪而二螯 (并列關系,不譯或譯為“又”)   ③終日而思矣 (表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可不譯)    ④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表轉(zhuǎn)折關系,但是,卻)   ⑤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表假設關系,如果,假如)   ⑥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因果關系,因而)⑦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表承接關系,不譯或為“就”)⑧縵立遠視,而望幸焉(表目的關系,可不譯) ⑨某所,而母立于茲(代詞,通“爾”,你,你的) ⑩軍驚而壞都舍(通“如”好像,如同) 2.焉:①風雨興焉(兼詞,“于此”,從這里)   ②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兼詞,“于之”,在其中)③激于義而死焉者也(兼詞,“于彼”在此事上)④且焉置土石(兼詞,“于何”在哪里)⑤猶且從師而問焉(代詞,相當于“之”) ⑥未知生,焉知死(疑問代詞,哪里,怎么)⑦圣心備焉(句末語氣詞,了,啊,呢)⑧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于“也”) ⑨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詞尾,相當于“然”、……樣子)四、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義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 2.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古義:藏身。今義: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上! 3.蚓無爪牙之利!」帕x:爪子和牙齒。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兇。  4.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古義:長江黃河。今義:泛指一切河流。5.下飲黃泉 古義:地下水,很深的地下水。   今義: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陰間! 6.木受繩則直 古義:墨線。 今義:繩子,繩索。五、特殊句式:判斷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2.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者”表判斷)3.用心一也(“……也”表判斷)4.蓮,花之君子者也。(“……者也”表判斷) 5.當立者乃公子扶蘇(用“乃”表判斷) 6.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用“則”表判斷)7.夫六國皆諸侯(用“皆”表判斷)8.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用“為”表判斷)9.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用“非”表否定判斷) 10.劉備天下梟雄(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判斷)六、翻譯下列句子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譯: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由于心思專一(的緣故)!菊n堂教材梳理】一、 思路結(jié)構(gòu)本文先進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先進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先進個比喻“青出于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孩子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后新產(chǎn)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于水”,說明事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tài)。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了“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后面兩個比喻并列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它們是對后面推論的有力襯托。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第二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來闡說,接著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系才能使學習產(chǎn)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辟,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借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較后由此得出結(jié)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質(zhì)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第三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先進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較后一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后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可。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二、設喻方法設喻是一種說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論證,即通常所說的“比喻論證”。設喻的基本原則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說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設喻的一種,如“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同樣也有深入淺出的效果。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xiàn)象作為喻體2、設喻方式多樣:正面設喻 正反設喻反復設喻3、設喻與說理結(jié)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道理隱于比喻;先設喻,后引出道理;先設喻,后引出道理,再設喻!菊n內(nèi)訓練反饋】1.選出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 )A.中繩 zhòng 槁暴 pù 輮以為輪 róu 金就礪則利 lìB.參省乎己 xīng 須臾 yù 跂而望 qí 靛青 dìng C.跬步 guī 蓼藍 liǎo 生而異也 xīng 騏驥 jìD.鍥而不舍 qiè 駑馬 nú 金石可鏤 lǒu 蛟龍 jiāo2.下列加點詞解釋全正確的一項是:( A )①雖有槁暴(曬) ②輮以為輪(使……彎曲)③吾嘗跂而望矣(抬起腳尖) ④而致千里(送別)⑤君子生非異也(天資,稟性) ⑥非利足也(走路)⑦筋骨之強(強壯) ⑧而絕江河(橫斷)⑨聲非加疾也(這里指聲音宏大) ⑩而聞顯彰(顯著,清楚)A.①②⑤⑥⑦⑨ B.①②③④⑦⑨ C.①③⑤⑦⑨⑩ D.①⑤⑦⑧⑨⑩3.選出解釋錯誤的一項:( C 與世隔絕)A.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停)B.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極)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死)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橫渡)4.選出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D竭力)A.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有力的弓)B.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 (有余)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強壯)D.太后不肯,大臣強諫. (強迫)5.選出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B 寬容)A.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虛假,假裝)B.大臣犯法,無所寬假. (包庇)C.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借)D.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憑借)6.選出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C 名望)A.吾嘗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 (向遠處看)B.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盼望)C.先達德隆望尊. (希望)D.適冬之望日前后. (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7.選出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C 名聲)A.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嗅)B.以勇氣聞于諸候. (聞名)C.不能稱前時之聞. (見聞)D.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聽見)8.選出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D以,因為) A.木直中繩, 輮以為輪. (使……彎曲)B.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接近,放到……上)C.假輿馬者,非利足了,而致千里. (達到)D.上食埃土,上飲黃泉,用心一也. (使用)9.找出與例句中加點字義相同的一句:( )(1)正中下懷( A )A.木直中繩 B.天門中斷楚江開C.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D.百發(fā)百中(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C )A.早歲那知世事艱 B.草木有生而無知C.知小謀大 D.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3)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D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昔者先生以為東蒙主C.七十者衣帛食肉 D.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B )A.令有功于國 B.功敗垂成C.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 D.勞苦而功高如此(5)積土如山,風雨興焉(C)A.此先漢所以興降也 B.懷王怒,大興師伐秦C.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D.政通人和,百廢具興10.找出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D) A.雖有槁暴,不復挺者.B.君子非生異也,善假于物也.C.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則知明而行無過矣.D.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1.找出與“蚯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C )A.微斯人,吾誰與歸 B.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C.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食 D.我孰與城北誰美 12.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點的詞用法不同于它三項的是:(B)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D.箕畚運于渤海之尾13.下列句子中加點介詞“于”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D)①青取于藍,而青于藍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國也④屈原至于江濱 ⑤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⑥冉有,季路見于孔子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②④⑥14.下列成語,“備”的意義與“圣心備焉”的“備”相同的一項是:( C )A.常備不懈 B.有備無患 C.德才兼?zhèn)?D.攻其不備 E.求全責備1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與“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組是:( C )①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② 鍥而不舍,朽木不折③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④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⑤黑質(zhì)而白章 ⑥吾恂恂而起 ⑦得之心而寓之酒也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④⑤⑦ D.③⑥⑦【功課拓展訓練】下面三節(jié)文字選自《荀子勸學篇》,按要求完成1-10題。(一)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①,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牘②。(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為芷,其漸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三)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注:①端而言,蠕而動。端:微言;蠕,微動;意思是說極細微的言行。②禽牘,小的禽獸.古人相見,常拿小禽獸作為禮物。③蘭槐,一種香料。1.句中劃線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A.其漸之滫(漸漸)B.形乎動靜(體現(xiàn))C.教使之然也(這樣)2.(一)文中有兩個詞類活用的詞是:( C )A.學;勸 B.入;出 C.布;美 D.身;己3.(一)文中的“乎”和“曷”分別可用( 于 )和( 怎么 )來替代。4. 給(一)中畫線的句子加標點. (小人之學也,不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5.“一可以為法則”正確的譯文:( D )A一定應該認為是準則 B.一方面能夠當作準則C.能夠給人作準則 D.認為可以作準則6.“形乎動靜”的含義正確的一項是:( D )A.表現(xiàn)在言行舉止上 B.在行動和舉止上體現(xiàn)出來C.形成于行動上 D.行動合乎禮儀7.“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的正確譯文是:( A )A.若把它浸在臭水里,那么君子就愿意接近,平民就不愿佩戴B.若把它浸在臭水里,那么君子就不原接近,平民就不愿佩戴C.若把它浸在臭水中,君子就不愿親近,平民就不愿服用D.它浸在臭水里,君子不靠近它,平民不佩戴它8.(二)文畫線句含義正確的一項是:( D )A.喻人本性無善無惡,惟在教育與學習,論證學習與教育的重要性B.喻人善惡無常,惟在學習,論證教育的重要性C.喻人是可塑的,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D.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義,強調(diào)學習環(huán)境與內(nèi)容的重要【勸學警句積累】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黃金時代是在我們的前面,而不在我們的后面 時間是腦力勞動者的資本 天才無非是長久的忍耐,努力吧! 知識象燭光,能照亮一個人,也能照亮無數(shù)人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知識永遠戰(zhàn)勝愚昧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 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收獲的好,必須耕耘的好 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 光陰易逝,豈容我待 人生有一道難題,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陰等于一寸生命 忘記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記 你若需要時間,還得自己把他造出來 時間是沒有聲音的銼刀 時間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藥 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陰虛度,便是拋下黃金未買一物 時間是一筆貸款,即使再守信用的借貸者也還不起 庸人費盡心計是消磨時光,能人費盡心計是利用時間 不要為已消逝之年華嘆息,須正視欲匆匆溜走的時光 向今天獻出自己的人,沒有哪一個昨天是給浪費掉的 抓住今天,盡可能少的信賴明天 歲月是百代的過客,而逝去的年華也是旅客 對時間的價值沒有深切認識的人,決不會堅韌勤勉 除了時間,什么也不屬于我 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 把握時間觀念,同認識一個人一樣,相見易,相識難 人生較大的幸福,莫過于連一分鐘都無法休息 零碎的時間實在可以成就大事業(yè) 浪費了一生就等于夭折 珍惜時間可以使生命變的更有價值 時間象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返,毫不流連 一個人越知道時間的價值,就越感到失時的痛苦 得到時間,就是得到一切 我總是感覺到時間的巨輪在我背后奔馳,日益迫近 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為 時間乃是萬物中較寶貴的東西,但如果浪費了,那就是較大的浪費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于謀財害命 你有一天將遭遇到的災難是你一段時間疏懶的報應 切莫垂頭喪氣,即使失去了一切,你還握有未來 心靈的致命的仇敵,乃是時間的腐蝕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鐘 青春是美妙的;揮霍青春就是犯罪 銘刻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較美好的日子 我荒廢了時間,時間便把我荒廢了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 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悲哀 生命中的時光,沒有一分一秒是可供我們喪失的 任何節(jié)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jié)約 無論誰都無法把時間和潮汐束縛 下苦功,抓今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剌股情方勵,偷光思益深。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人生在勤,勤則不匱。 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風前燈易滅,川上月難留。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如此春來春去,白了人頭。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葉報秋歸樹難。 去者如弊帷,來者如新衣。鮮華非久長,色落還棄遺。 白日無定影,清江無定波。 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曦。今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 心者,棲神之舍;神者,知識之本;思者,神識之妙用也。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無得;不問,故不知。 務于遠者,或失于近;治其外者,或患生乎內(nèi)。 人之知識,若登梯然,進一級則所見愈廣。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從,不善不能,是吾憂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人之不學,猶谷未粟,米未飯也。 功課布置 1.整理課堂筆記;2.選做優(yōu)化方案;3.復習韓愈《師說》。教后感(學習總結(jié))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勸學》(三)


  一、實詞


  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含義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 。


  (2)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


  (3)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


  (4)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


  (5)金就礪則利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 輮以為輪(“ ”通“ ”, )


  (2)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通“ ”, )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通“ ”, )


  (4)君子生非異也(“ ”通“ ”, )


  3、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異義詞,并解釋古義。


  (1) 輮以為輪 古義: 。 今義:認為


  (2)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古義: 。 今義: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之上)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古義: 。 今義:學問淵博


  (4)蚓無爪牙之利  古義: !〗窳x:壞人的黨羽、幫兇。


  (5) 用心一也。 古義: 。今義:讀書用功或?qū)δ呈驴蟿幽X筋。


  4、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語,指出其活用類型并釋義。


  (1)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 , )


  (2)其曲中規(guī)( , , )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 , )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 )


  (5)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 , )


  (6)用心一也( , , )


  (7)輮使之然也( , , )


  (8)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 , )


  (9)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 , , )


  (10)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 , )


  (11)故木受繩則直( , , )


  二、虛詞


  1.而


  (1)吾嘗終日而思矣( 詞,表 )


  (2)吾嘗跂而望矣( 詞,表 )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詞,表 )


  (4) 蟹六跪而二螯( 詞,表 )


  (5)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詞,表 )


  (6)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詞,表 )


  (7)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詞,表 )


  (8)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詞,表 )


  (9)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詞,表 )


  2. 焉


  (1)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詞, )


  (2)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詞, )


  3.之


  (1)青,取之于藍( 詞, )


  (2)不如須臾之所學( 詞, )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詞, )


  (4)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詞, )


  (5)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詞, )


  4 . 于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詞, )


  (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詞, )


  (3)善假于物也( 詞, )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譯。


  (1)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四、補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近三年高診斷卷中出現(xiàn)的該課名句)


  (1)登高而招, ,而見者遠;順風而呼, ,而聞者彰。假輿馬者,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而絕江河, ,善假于物也!盾髯?勸學》 (2008全國卷2)


  (2)吾嘗終日而思矣, ;吾嘗跂而望矣, 。( 2008廣東)


  (3)君子生非異也, 。 (2008山東)


  (4)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________ ___。 (2009 年全國卷Ⅱ)


  (5)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009江蘇)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2009天津)


  (7)故木受繩則直,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吾嘗終日而思矣, 。(2009福建 2010陜西 2010福建 2010江蘇)


  (8)騏驥一躍,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2009安徽)


  (9)荀子《勸學》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禹錫詩云:“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這些至理名言表達出孩子可以超過老師或者后人可以超過前人的思想。 (2009四川)


  (10)故不積跬步,__________________。 (2009山東 2009重慶)


  (11)積善成德,_________ ___,圣心備焉。 (2010安徽)


  課內(nèi)語段訓練


  1.下列文言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勸學 勸:勸說 B.吾嘗跂而望矣 跂:踮起腳尖


  C.用心一也 用:使用。 D.學不可以已 已:停止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B.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C.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D.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先進段是全文的總綱,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學不可以已。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B.第三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作者認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質(zhì)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學習。


  C.第四段中,可分為三層。先進層論述學習要積累,是先反面后正面設喻論述的。第二層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設喻論述的。第三層論述學習要專一,是先反面后正面設喻論述的。


  D.本文是闡述學習道理的議論文,通篇設喻,使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既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


  文本拓展訓練


  甲文: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①,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牘②。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為芷,其漸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動。端:微言;蠕,微動;意思是說極細微的言行。


  ②禽牘,小的禽獸。古人相見,常拿小禽獸作為禮物。


  1.句中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其漸之滫(漸漸) B.形乎動靜(體現(xiàn))


  C.教使之然也(這樣) D.不臨深谷(靠近)


  2.乙文畫曲線句含義正確的一項是: ( )


  A.喻人本性無善無惡,惟在教育與學習,論證學習與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惡無常,惟在學習,論證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


  D.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義,強調(diào)學習環(huán)境與內(nèi)容的重要。


  3.為甲文中劃線句子斷句。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4.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蘭槐之根為芷,其漸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2)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拓展閱讀


  1. 古代的“勸學詩”


  (1)勸其立志的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詩中強調(diào)立志、自強,對我們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啟迪和借鑒意義。)


  (2)勉勵刻苦勤學的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代顏真卿 《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代劉過《書院》)


  是說勤奮讀書如農(nóng)夫種地,幾分耕耘,幾分收獲。


  (3)勸勉惜時的


  “青春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古樂府”詩《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東晉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金縷衣》)


  (4)勸其講究學習方法的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強調(diào)讀書切戒慌忙,貴“涵泳”。(宋代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韓愈《勸學詩》)


  (5)體會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提出治學的四個重要方面:多讀、深思、虛心、躬行。)


  2.古今賢文(勸學篇)


  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堅持不懈,久煉成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優(yōu)秀學生。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身怕不動,及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三心二意,一事無成。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業(yè)精于勤。

 

 

 

 

 

  小編推薦: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廉頗藺相如列傳》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念奴嬌·赤壁懷古》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過秦論》

 

 

  愛智康高中教育頻道分享的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勸學》到這里就結(jié)束啦,有關高中作文其它問題,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有專業(yè)老師幫大家解答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cè)邊圖-寒假1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