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智康1對1優(yōu)秀教師 > 老師心語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小學家長 請走出陪讀的誤區(qū)

2010-09-03 09:51:28  來源:e度社區(qū)

  龐大的陪讀大軍觀察一下我們的周邊,陪讀現(xiàn)象已然成風,家長陪做家庭功課、陪著看書、陪著上培訓班,從小學入學、小學,甚至到中學、大學,陪讀已經(jīng)司空見慣。許多家長為了孩子能有好的學習習慣,能考出更好的成績,能抵制各種誘惑,能按照自己設(shè)想的藍圖發(fā)展,對孩子的學習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陪伴。甚至有家長為了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上演了新版“孟母三遷”,舉家離開原來的住所,來到孩子的學校周圍,全程陪讀。


  據(jù)中國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項統(tǒng)計顯示,我國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讀的現(xiàn)象。在城市家庭中,陪讀的比例要遠遠高于這個數(shù)字。一項對670位小孩子家長的調(diào)查顯示,近五成小孩子回家做功課需家長陪伴,36%的孩子需要家長監(jiān)督,僅一成小孩子回家后能獨立完成功課。


  【案例1】楊陽,小學三年級,男。功課拖拉磨蹭,沒有家長在場督促,功課做到晚上11點都還不能完成,家長因此不得不每天陪著做功課,才能助力其完成。一旦離開家長的視線,楊陽又開始磨蹭了。


  【案例2】周婷婷,小學四年級,女。自幼開始學習小提琴,因年齡小,父親每次都是接送并且陪練,常常是老師講了后,父親回家再講,并在婷婷訓練時不斷提示,父親說該怎么拉了,婷婷便怎么拉。慢慢地,婷婷拉到某一個地方,即使會,也要停著等父親的提示,再接著拉。上小學后,這種情況同樣地遷移到學習上,父親輔導婷婷做功課,到某一道題上,要父親提示該做什么了、怎么做,婷婷才會做。


  “我們是4:30~6:30外公外婆陪讀,晚飯后由我和老公接管繼續(xù)陪讀,反正是全家圍著她轉(zhuǎn)!”類似于這樣的帖子在網(wǎng)上屢見不鮮。


  功課太多和孩子習慣太差是家長認為孩子需要陪讀的主要原因。“不該叫陪讀,簡直應(yīng)該叫陪綁,不陪的話,不知道要做到夜里幾點睡覺!”一位五年級家長說,臨近小學,女兒的功課越來越多,本已放棄的陪讀生活又重新開始。


  “一會兒要簽字,一會要默寫,還要批改,小人自己怎么搞定呀!”家長不僅要簽字,還要在功課本上寫上“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默寫出”或“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跟讀磁帶30分鐘”。“你說不陪,能完成老師的任務(wù)嗎?”二年級孩子的母親李女士說。


  而更多的家長卻和案例1中的情況類似。監(jiān)督孩子是家長認為陪讀的重要意義所在。


  正確看待陪讀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較可怕的是用父母的幸福來栽培孩子的幸福。”家長督促孩子學習本無可厚非,但過度地插手監(jiān)督容易導致孩子過分依賴,不利于其能力的發(fā)展,造成分數(shù)高的假象。畢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要靠孩子獨立思考來完成。


  如果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起,父母每天都必須督促查功課、討論做難題、幫助背課文,那么到孩子高中畢業(yè),父母要賠進多少時光呢?其實,陪讀并不是幫助孩子學習的良策,也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孩子成長的一些問題。


  陪讀容易造成“能力缺失癥”對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來說,陪讀只能讓他們的能力更差。人的社會能力,幾乎都是后天形成的,而逐級的學校教育,都是讓孩子形成和完善這種能力的有利契機。倘若家長不離左右地陪讀到他們學業(yè)結(jié)束的“終點站”,其結(jié)果只能是使他們的能力日益弱化,甚至根本不具備。而這只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處在劣勢。


  小梁的媽媽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陪讀,如今孩子已經(jīng)考入一所不錯的大學,按理說,小梁媽媽也可以光榮“退休”了,誰料,孩子三天兩頭打電話回來訴苦:學校里的飯菜不合口味,寢室里的同學難相處……甚至,每次放假回來,帶回來的大包小包竟然都是穿臟的衣服、襪子。現(xiàn)在,小梁媽媽正在猶豫,要不要去陪兒子上大學?而一些少年天才,如魏永康、嚴永明等被研究生院退學的案例也足以說明,陪讀是造成孩子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對孩子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全程陪讀,其自釀的苦果不僅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陪讀容易造成“精神缺鈣癥”堅強的意志是孩子在克服困難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學習本身就屬于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因此也是意志鍛煉的過程。如果學習時父母陪讀的話,孩子往往稍有困難就求助于父母。而父母為減輕孩子負擔、縮短他們的功課時間,也會把答案和盤托出。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當一個人習慣了事事依賴別人,那么他就無法心理“斷奶”,無法自立自強。


  六年級小威的媽媽后悔地寫道:“當初為了幫助孩子,我選擇了陪讀。沒想到,六年陪下來,孩子什么都依賴我。”二年級孩子方方的外婆也向老師大吐苦水:“我們方方腦袋瓜挺聰明的,可就是不愛思考,一有困難就問我。不告訴她,就生氣。”方方外婆不知道,孩子的偷懶、不愛思考正是自己每天在旁邊“陪” 出來的呀!


  嬌生慣養(yǎng)使得一些孩子沒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做事優(yōu)柔寡斷,不能獨自面對問題。家長應(yīng)該注意從小培養(yǎng)孩子敢于面對、勇于負責的精神,對孩子不要一切包辦,不要讓孩子在“呵護”下失去飛翔的能力。


  陪讀容易造成“高原性心理”高原性心理是指,因缺少自由、信任、尊重及不寬松而產(chǎn)生窒息感,導致心理內(nèi)壓較大的現(xiàn)象。不少家長認為,自己陪在孩子旁邊,他肯定會集中注意力做功課。其實不然,因為這時孩子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父母身上,唯恐自己的行為違反父母的規(guī)定,受到批評,反而分散了做功課的注意力,容易引起孩子的躁動和不安,影響了學習、思維和正常的生活秩序。過分的關(guān)注讓孩子感到緊張和壓力,一點點問題立刻被放大,讓孩子習慣有人提示。


  鑫鑫是個調(diào)皮的男孩子,他渴望課余能夠和小伙伴一起去踢球,可是又怕爸爸那雙眼睛:“每天爸爸都像對待特務(wù)那樣監(jiān)視我,即使他在看報紙,那雙眼睛也始終盯著我。我整天生活在他的眼皮底下,沒有自由,更沒有快樂,我哪里還能一門心思讀書呢?”家長的陪讀,除了無盡的愛,也夾雜著巨大的壓力,使孩子因產(chǎn)生“高原性心理”而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陪讀也不例外。對于部分孩子來說,家長的陪讀可以說是必須和應(yīng)該的。比如,有的孩子自控能力差,沉溺于網(wǎng)絡(luò)或游戲,放松學習,成績急遽退步,這時候家長選擇陪讀,監(jiān)督孩子認真學習,是有一定效果的。


  晨晨的父母經(jīng)營著一家火鍋店。因為一直忙于生意,忽視了孩子的學習,更確切地說,是忽視了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每天都是在店里打烊之后例行公事般在孩子的功課本上簽上自己的大名。晨晨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也和他的父母一樣,心不在焉,例行公事。直到六年級,晨晨的新班主任到他家家訪,提醒晨晨父母孩子即將升入中學,該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了,他們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在與班主任充分溝通后,晨晨媽媽決定從店里的生意中解脫出來,一心一意地陪著孩子學習。連晨晨雙休日上興趣班,媽媽也在教室后面聽著,以便回家給孩子適當?shù)妮o導。除了陪讀,媽媽也十分注重與晨晨及老師的溝通,取得老師的配合與支持。一段時間下來,效果很明顯。晨晨除了在學習成績上明顯進步以外,學習習慣也大為改觀。更重要的是,因為感受到媽媽的關(guān)愛,晨晨變得更樂觀、更積極了。


  還有一些年齡偏小的孩子,在習慣養(yǎng)成的初期階段,家長的陪伴能讓孩子的學習更加順暢,也能讓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得更好。

文章下長方圖-作文精選
立即領(lǐng)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cè)邊圖-1對1寒假